【筒仓滑模施工】方案
关键词:筒仓滑模、生料库滑模、熟料库滑模、粮仓滑模。
【筒仓滑模施工】系统的构造特点及工艺流程,从拼装模板、支设模板、安装提升架等方面对其操作要点进行了具体阐述并提出有关的测量控制方法及防偏措施。关键词:滑模提升架工艺流程鹤壁同力水泥厂的生料库高50m直径40m,壁厚600mm,筒体上留有洞口。采用液压滑模技术施工。 1、滑模系统构造 1)、采用表面有超硬氧化膜的冷轧板做的弹性模板组装的筒仓模板具有圆滑、无棱角、接缝非常平整等优点。采用柔性操作平台体系可保证仓体在滑升过程中对垂直度和扭转角的控制条件,达到任意调整滑模施工精度的要求。 2)、液压提升系统由提升架立柱、横梁、环形连系梁、围圈、斜撑、活动支腿、滑道夹板、千斤顶、液压控制台、各种孔径的油管及阀门、接头等组成。 3)、操作平台系统由内外操作平台、吊平台、活动平台、外挑架、吊架、辐射缆索、中心圆钢板、栏杆、安全网等组成。 2、滑模工艺流程拼装模板→支设模板→安装提升架→安装围圈→安装挑架→安装平台板→安装栏杆和安全网→安装液压系统→滑升。 3、操作要点 3.1、拼装模板采用厚86mm长1200mm宽1000mm的大钢模板进行拼装一次拼装高度为1000m用M16×40的螺栓和10mm厚斜垫片固定。拼完的大钢模板背面按图编号并吊入已搭好的模板放置架内以防倾倒。 3.2、支设模板按模板布置图顺序排列模板。为控制墙体厚度在内外模板下口先固定撑铁与钢筋点焊,在其上口采用方木临时固定。外模之间采用平接内模之间采用企口连接并留有10mm间隙子口母口间隔排列每块模板同2榀提升架相连。 3.3、安装提升架先在地面上组装提升架、滑道夹板和可调节支腿组装完成后用塔吊逐根就位安装在模板背面检查横梁水平度、垂直度中心位置和模板的倾斜度并用可调支腿进行调节。 3.4、安装围圈围圈是位于提升架立柱之间的桁架,其作用是使提升架连成一个整体,增加其侧向刚度。围圈由上下弦[10槽钢、斜撑、立管及对拉螺栓组成,围圈两端通过连接板和螺栓与立柱相连接。 3.5、安装挑架在外架立柱和提升架立柱外侧安装挑架,挑架水平管同提升架立柱上的滑道夹板延伸出来的孔眼连接,穿M16×120螺栓紧固。挑架之间采用2根环形水平钢管连接。 3.6、安装平台板操作平台板采用50mm厚的木板安装在挑架上木板内外侧与方木钉牢。当挑架间距大于150mm时环形钢管下加设水平钢管。 3.7、安装栏杆和安全网滑模外侧四周及底部水平方向均设安全网,四周栏杆不少于3道,高度为2m。在挑架立柱外侧、吊架立柱内侧用12拉钩螺栓紧固操作平台水平钢管栏杆和吊平台钢管栏杆。操作平台栏杆和吊平台栏杆下部均设25mm厚、250mm高的木踏脚板。 3.8、安装液压系统每榀提升架上安装2台6t滚楔式千斤顶,共布置106台。千斤顶底部与提升架环形横梁之间安装圆形底座和调节螺栓。千斤顶上设限位器,并在支承杆上设限位卡,每个千斤顶上安装一只针形阀。设4个环形油路一个72型控制台。主油管和环形油管安装在环形连系钢梁内管径均为16mm。环形油路上设16根分油管和16个分油器从分油器到千斤顶的油管直径为8mm每个分油器接通6个千斤顶。油路安装完成后进行液压系统排油、排气和加压试验防止系统漏油、渗油。最后插入48的工具式支承杆。 3.9、滑升滑升时采用间隔提升法,两次提升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h。为减少混凝土与模板的粘结力防止混凝土被拉裂在两次提升的中间间隔20min~30min,还应将液压控制台开动一次每次可以使千斤顶上升1个~2个行程。 3.10、操作平台的空滑与加固当筒下层滑模施工至漏斗环梁底标高时停止浇筑混凝土但操作平台仍继续上升(在保证混凝土出模强度的前提下)至门架腿高出漏斗环梁上标高100mm时停止滑升。在整个空滑过程中对支承杆进行加固保证空滑过程及空滑后的支承杆稳定。 3.11、漏斗支模首先安装中心架中心架上端与操作平台的中心盘连接下端支撑在地面上。在中心架上找出圆仓中心点作为漏斗支模的基准。通过基准放线在漏斗口处和环梁与漏斗交接处做两套定型专用钢模板以这两套钢模板的下沿作为漏斗斜板面底模(采用竹胶合板)的基准,在支漏斗斜板面底模时由支撑架子管上端连接径向放射钢管在径向放射钢管上连接环向环形钢管,最后铺木方钉竹胶合板支撑漏斗模板的架子管与中心架、外露支承地下工程综合防水技术初探。 3.12、环梁支模在环梁截面下边与漏斗斜板相交处布置一套环形专用钢模板作为环梁底模的控制基准(也是漏斜板面底模的控制基准)。支模方式是:支撑架子管上端连接短的放射钢管在放射钢管上连接环向环形钢管上面铺环形专用钢模板。环梁在外筒外侧的侧模用滑模弹性模板外边用架子管支撑架子管上端固定在操作平台上并用斜支撑加强。 4、测量控制及防偏措施 4.1、标高和垂直度控制用吊线锤在操作平台上对应于圆仓中心点用铁丝吊挂重约15kg~25kg的线锤铁丝绕在小摇车上以便随着平台的上升逐步下放线锤。如遇大风大雨时可将线锤放在小容器内以减少摇摆。立筒库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不得大于高度的0.1%;且最大不得超过50mm。为了使建筑物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允许值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观测。一般对于连续变截面和整体刚度较小的结构(如烟囱、水塔、电视塔、单体筒仓、独立柱、小型框架等),每提升一个浇筑层高度至少应观测一次对整体刚度较大的结构(如本工程3×5组合立筒仓)每滑升1m至少应观测一次。 4.2、防偏措施 1)严格控制支撑杆的倾斜度标高、限位卡底部标高、千斤顶顶面标高,使它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到同步滑升。每隔100mm调平、检查、校正一次。 2)均匀分布操作平台上的设备、材料、施工人员注意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匀称布料分层振捣。 3)保持支承杆的清洁在千斤顶顶面加铺2mm厚环形橡胶板防尘、防污定期对千斤顶进行强制性更换保养确保每个千斤顶都能正常工作。 、调整好水灰比,浇筑混凝土之后及时覆盖混凝土表面,防止混凝土干臊裂缝。 2.7、浇筑混凝土时,防止漏浆掉灰污染清水墙面。
2.8、混凝土振捣时,避免振动或踩碰模板、钢筋及预埋件以防模板变形,钢筋位移或预埋件脱落。 2.9、混凝土浇灌筑完成后,强度未达到1.2Mpa,不准在其上进行下一工序操作或堆置重物。 2.10、加强模板上口筒壁圆半径及模板坡度的控制和检查,建立工序交接手续, 确保模板上口定位牢固。
|